作者:冯丽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8 10:57:15
选择字号:
中外专家共议生物制造全链条标准建设

 

9月12日至13日,2025生物制造全链条标准化研讨会暨生物智造标准化国际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北京昌平举行。来自中外1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及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生物制造全链条国际标准建设。

生物制造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预计至2050年,生物制造将有望创造30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的三分之一。但目前生物制造领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体系,制约了数据汇聚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此次会议是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首次系统推动全链条生物制造国际标准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标准化体系内多个技术委员会首次集体聚焦生物制造领域,探索跨领域协同路径,具有里程碑意义。与会者就“基因设计—生物制造过程—产品安全”全链条数据不互通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提出三大目标:构建覆盖基因设计、工艺过程和产品追溯的全链条国际标准新体系;搭建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平台,推动标准在产业应用中落地;孵化启动3至5项中国主导的高优先级国际标准提案,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会上,中外各方达成共识,将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合作、互联互通,实现“数据驱动的研发”在生物制造全产业链条中的“串联”和全方位的支撑,加快新医药分子、新食品原料、化学品和新材料等方向的重大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会议也为昌平区建设“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先行先试示范区”注入了新动力,有助于推动全球生物制造产业走向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会议期间设置了主论坛、分论坛与企业论坛,聚焦过程控制、技术产品标准与企业实践等议题,并组织参会代表实地考察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该集聚区的创新孵化区位于未来科学城“能源谷”,拥有13万平米高品质产业空间,正积极打造合成生物孵化创新高地。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昌平区政府、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中国计量大学、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北京未来科学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