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饮用水健康与感官品质研究报告》编制启动会在北京市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了食品、营养健康、感官评价、水质分析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饮用水科研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食物资源监测与营养健康评价团队首席科学家朱大洲汇报了《饮用水健康与感官品质研究报告》编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框架。该报告旨在为饮用水产业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与标准法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消费者正确认知饮用水特性、合理选择饮用水提供权威指导。
朱大洲表示,项目组将立足新时期居民对健康饮水的现实需求,系统梳理该领域最新科研进展,整合项目组前期研究成果,聚焦饮用水分类、健康效应、感官品质、消费场景与冲泡适用性,以及科学饮水建议等核心主题,组织开展报告编写。
与会的咨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展及《饮用水健康与感官品质研究报告》的编写提出了宝贵建议。专家们一致认为,水是公认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但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其健康价值的关注仍显不足。专家在会上建议,在梳理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更多回应公众在饮用水选择中的常见疑问,针对容易产生的误区进行解释和澄清,使报告内容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会上作专题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他指出,这部纲要重点聚焦食物结构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营养素摄入与健康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城乡区域之间食物营养发展水平不平衡、国内消费与多渠道进口食物不匹配等突出问题。饮用水的质量提升是实现全民营养健康目标的重要一环,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会议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分享了饮用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及国内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