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6 12:18:02
选择字号:
第五届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9月12日至14日,第五届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MIE 2025)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该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吸引了100余名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 探讨领域内最新的科研热点、创新成果。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开幕式由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卢印海主持。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副校长于佳发表开幕致辞,为与会者介绍了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的历史、办学特色及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强调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期望此次会议能够聚焦前沿技术,搭建起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以共同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于佳致辞。

  ?

主旨报告环节,大连大学教授汪祖民、郑州大学教授张震、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祁志美、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贾银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黄丽莲,以及雅典大学教授P. Takis Mathiopoulos等专家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围绕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展开了深入阐述。他们不仅系统分析了当前学科发展的热点问题,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的展望。

口头报告环节,9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电子材料、图像识别、信号处理等多个关键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分享。该环节呈现出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面貌,激发了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与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双向发展。

报告现场。

  ?

本次会议由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主办,AEIC学术交流中心协办,并得到艾思科蓝(AiScholar)提供的全程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主办方表示,通过精彩的报告,与会者得以了解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的最新动态与技术进步,激发了创新思维,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了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广阔空间。

据介绍,EMIE 2025的成功召开,有效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推动了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领域的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全新的思路启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新型材料工艺刻蚀高性能微芯片 美资助前景不明之际,多国争相招揽博士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