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面向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人工智能+海上清洁能源”研讨会是论坛重要议程之一,聚焦“AI+海洋清洁能源融合创新”主题,吸引近200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能源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海上清洁能源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前景。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瑾瑜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为海上清洁能源产业插上智慧的翅膀,推动其发展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续,这对于加快海洋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莉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发展方向,“十四五”以来广西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40.9%,截至2025年7月底装机容量已突破5400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9.19%。未来将推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探索创新模式,并深化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中南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峰在分享企业创新成果时介绍,中南院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AI赋能,具备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运维管理的海上风电全链条服务能力。中南院主导的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创造了“五个行业第一”,树立了国内深远海开发的标杆;在东盟市场,中南院承建的越南薄寮、朔庄海上风电项目开创了中资企业海外海上风电工程总承包的先河。
周峰透露,中南院自主研发的“中南院520号”勘测试验平台,是目前国内数智化程度最高、集成功能最全的海上综合性工程勘测与科研平台,为复杂海域地质勘察等关键技术难题提供有力支撑。“中南院将深化AI技术在海上风资源评估、功率预测、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核心场景的应用,为深化中国-东盟海洋经济合作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研讨会由中南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院联合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