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汛期,各级气象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发挥气象行业资源共享效能,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协同、联合共建,共同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为防汛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各地通过专项立法、融入式立法推动建立行业气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巩固气象探测设施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等制度。湖南、山西省政府公布政府规章,实现省级层面地方立法;30个省级和305个地市级政府出台政策性文件或在地方法规中设立相关条款。
同时,各地推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调制度和机制。气象、发改、水利、生态环境等单位形成高效运行的规划布局和资源共享机制。目前,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气象行业统筹联席会议制度,集约高效推进行业气象共谋、共建、共享、共治。
气象联合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推行探测设施共建、标准互认、数据共享,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准确、一致、可靠的气象信息。今年汛期,湖南、山西、重庆、山东等地气象部门与水利部门加强行业气象监测布局“一张网”建设,助力各大水库科学拦蓄尾洪,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气象、公安、水务等14个部门的140余种行业数据实时共享,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指挥协同联动;甘肃省陇南市气象局牵头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共用。
中国气象局将加强气象行业统筹发展作为重点改革任务谋划和推动,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