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泌尿科成功完成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移植肾肾肿瘤部分切除术,为一名移植肾长出恶性肿瘤的患者精准“拆弹”,既完整切除肿瘤,又保住了珍贵的移植肾。
5年前,来自河南的李先生(化名)因肾衰竭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他的移植肾功能稳定,肌酐长期维持在100μmol/L左右。然而,近期体检结果却显示,他的移植肾内部竟然长出了肿瘤。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鉴于术区粘连程度高、血管解剖变异、免疫受抑制等风险,目前治疗方案仍缺乏专家共识,业内多推荐行传统的肾脏根治性切除术。如果切除整个移植肾,但那意味着他将再度失去肾功能,终身依赖透析。
带着最后的希望,李先生来到仁济医院。面对这一极高难度的病例,仁济医院泌尿科主任潘家骅迅速集结起一支多学科(MDT)专家团队,全面评估病情,反复推演手术路径后,制定了“机器人辅助移植肾肾肿瘤部分切除术”的精准手术方案,并周密准备了开放手术备用预案。
手术由仁济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黄吉炜主刀。团队仅用15分钟便精准阻断了髂血管,有效控制出血,最大程度保留了正常肾组织,同时确保移植肾血供不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手术过程中,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大显身手:其3D高清视野将术区放大10倍以上,540度灵活旋转的机械臂在狭小空间内精准分离、完整切除肿瘤。
?
术后,李先生恢复顺利,肌酐值稳定在100μmol/L左右,肾功能未受影响,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目前,李先生已康复出院。
黄吉炜介绍,移植肾的肿瘤发生率仅0.2%-0.4%,而且该类患者的微创手术治疗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本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优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