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兰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5/9/8 22:31:05
选择字号:
中国学者研制出一种运动轨迹可编程的光致动器

 

中新社合肥9月8日电(记者吴兰)记者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邹长铃教授及其合作者成功研制出一种运动轨迹可编程的光致动器。该致动器具备前进、后退、转弯等运动能力。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该致动器由有机分子晶体组成,尺寸仅为微米量级,可以通过低功率激光远场照射的方式进行供能驱动和轨迹调控,从而在光芯片上实现直行、转弯、跨越波导运动,进一步实现对片上微结构的组装和操控。

可重构光子集成线路是未来自适应光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智能传感系统的核心组件。传统器的调控手段往往需要持续性的供能,且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制备出有机微晶光致动器,在405纳米激光驱动下,可在多种光子芯片基底上实现精确运动。此外,通过自行搭建扫描振镜控制系统,研究团队实现了对光致动器运动轨迹的完全编程控制,单步运动精度达30纳米,并具备前进、后退、左右转向等多自由度运动能力。

基于此,研究团队还首次在光子芯片上实现了对微环谐振腔共振频率的动态、半永久性的精密调控。

据介绍,该光致动器具有低功耗、兼容性强等优势,有望推动自适应集成光子线路、纳米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机制 基因“开关”控制植物细胞器演化速度
研究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