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8 15:13:11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貉细小病毒致病性关键调控位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特种动物疫病防控团队在国际期刊《 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发表论文。论文主要介绍貉细小病毒VP2蛋白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对貉致病性增强的分子机制。

貉细小病毒(RDPV)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病原体,主要感染幼年貉,可导致高致死性出血性肠炎。自2016年以来,流行毒株的毒力显著增强,但其致病性增强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

该研究发现,VP2衣壳蛋白第27和297位的氨基酸突变是区分2016年前后强弱毒株的关键分子标志。通过构建重组病毒并进行实验,发现在强毒株背景下引入上述突变后,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和吸附能力明显下降,与貉转铁蛋白受体的结合亲和力也显著降低。

动物试验进一步证实,突变株的致病性减弱,表现为病毒感染貉的临床症状减轻、组织病毒载量下降以及病理损伤改善。研究还提示,297位点的突变可能通过影响VP2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及其与宿主受体之间的互作,进而调控病毒的毒力。

该研究首次揭示VP2蛋白27和297氨基酸位点对RDPV复制和致病性的关键调控作用,为今后开展靶向毛皮动物以及宠物细小病毒病的防治、疫苗设计和疫情预警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8/jvi.01012-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油菜素内酯调控棉纤维伸长的机制 基因“开关”控制植物细胞器演化速度
研究实现常温氢气异裂 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