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婉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7 22:41:16
选择字号:
新时期如何重拾帽子初心?“学者要种好自己的庄稼”

 

2025年8月23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组织的观点论坛“新时期如何重拾帽子初心”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举行,来自高校、IT企业的CCF YOCSEF成员和中国科协等其他方面专家共40余人参会。论坛探讨围绕科教领域的“帽子”异化的成因与治理展开,聚焦如何在新时期重拾“帽子”初心。

近几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各类人才计划作为激励科研创新的制度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这些“帽子”工程逐渐异化为头衔的“标签竞赛”,引发治理呼声和导向。2025年,“帽子”治理也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科技人才计划的定位初心是发挥“高端引领”的作用,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董彬表示,“45岁评不上(帽子)就躺平”的观念颇有影响,而“帽子”异化的根源是资源配置与信任缺失。

董彬认为,探讨“帽子”问题,并非否定过去,而是直面当下,回归“帽子”发挥引领、冲锋作用的初衷和其荣誉的本质,破局应从学者自身重建对学术共同体的信任开始。具体来说,董彬提出三个抓手:拥抱多元,稀释圈子文化;提升站位,客观评价不同范式的工作;守住底线,对不合格者说“不”。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山世光也表示,学者要“种好自己的庄稼”,守住底线,怀有正向内驱力,脱“帽”致敬学术,不以“帽”取人,不再被“帽”压头。

根据组织者调研,有关部门正在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坚持“谁用谁评”原则,并通过促进机构评估、项目评审打破暗挂钩等方式推进落实。

此外,在论坛讨论环节,多位参会成员就新时期“帽子”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新时期重拾“帽子”初心的路径进行深度对话。活动最后,北京邮电大学教授、CCF YOCSEF总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忠宝,以及华北电力大学教授、CCF YOCSEF总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张莹分别作出总结。他们指出,在“帽子”有效性应对路径和改革措施中,需要多个上下齐心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国家部委、高校等管理和执行机构要做出努力,同时离不开学者个人对底线的坚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D打印让瘫痪大鼠重新行走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