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5+N”,首个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来了 |
|
8月26日,记者从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上海市科协)获悉,上海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将于今年9月亮相。由1个主场活动、4大主题活动、5个系列活动及N个特色活动构成的科普月矩阵,将为上海市民带来一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
上海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将于8月31日举行,届时丰富的科普活动将让上海科学会堂变成一座现代的“科普大观园”。
在主场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民可以感受独具上海特色的“科普特色体验路线”,来一场融合科技场馆、博物馆、主题公园和创新企业的science-walk;还能在当天发布的“科学实验屋”里参与一场有趣、好玩的互动科学实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科学博士黄翔和半小时漫画创始人“混子哥”陈磊将联袂带来一场“当脑科学碰上漫画”科普共创。
启动仪式后,科普UP主“不刷题的吴姥姥”、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将带来一场诠释“科学真好玩”的科普讲座;多家深耕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企业将携最新研发成果亮相;在“我们用电影做科普”沙龙分享会上,科普作家、科普电影编剧汪诘等将讲述用电影语言进行科学影像化的探索和经验。
四大主题活动则以周为周期,第一周聚焦青少年科学教育,第二周于光影中感受科学家精神,第三周畅游各具特色的科普场所,第四周赶一场社区里的科普集市,展现出每周有主题、周周不重样的特色。
上海市“全国科普月”首周为“青少年科学教育体验周”,“大师课堂——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上海天文馆特色科教栏目“科创第一课”、“青少年环保启迪项目”等一系列贴近青少年需求的科普活动将集中亮相。
“致敬科学之光——科学家精神主题影展”是上海市“全国科普月”第二周的主题活动。活动涵盖“科学家精神与红色电影专场”“科学家精神系列微电影展映”“科普作品沙龙”三大板块,结合密集电影放映与多元沙龙活动,打造沉浸感强、参与度高、富有吸引力的科普文化平台。
目前,上海市市级科普基地共有314家,将这些科普场所有机串联、在打卡游乐中潜移默化地实施科普,是第三周主题活动“科普阵地畅游周”的意义所在。如由上海市科协、科委联合推出的“坐地铁玩科学——打卡探秘科普基地”活动,将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地铁网络与市内21家科普基地结合在一起,市民可个性化选择打卡特色科普基地。上海市各区也在科普月期间亮出了各具特色的科普游线路。
第四周主题活动则为“科普集市互动周”。“科学·有点意Si”科普夜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光影实践活动、“乐活北站”苏河左岸生活节科普市集、“翼启向未来”科普集市……一场场分布在上海各处的活动,将结合不同的主题和特色,掀起一场科学狂欢嘉年华。
上海市“全国科普月”是一个科普资源汇聚的大平台,从市、区到街镇、村居,从社区书院到科技小院,N场科普活动将在九月掀起一场全民科普热潮。期间,上海市科协“惠民科普直通车”将向全市各街镇的青少年学生、社区居民发布活动166场;上海市各级各类科普基地踊跃推出200余场科普特色活动,其中72家基地提供免费或优惠票价;上海市各区也将推出系列各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