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予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6 16:00:30
选择字号:
寒武纪化石揭示箭虫祖先的新证据

 

在丹麦北格陵兰发现的非凡化石,帮助研究人员揭开了距今5亿年前、外形似章鱼的远古生物之谜。此前,一种名为 Nectocaridids 的古生物因外貌似章鱼,被认为属于头足类——一种具有触手和明显头部的海洋软体动物。然而,由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现已证实,这些生物实际上是现生箭虫(毛颚动物,Chaetognaths)的早期祖先。

这一惊人发现于7月23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研究表明,结构相对简单的海洋箭虫其实源自解剖结构更为复杂的祖先,并且在食物链中曾扮演更高级的捕食者角色。

在寒武纪海中游泳的Nektognathus的复原图。图片来源:Bob Nicholls

  ?

这项研究与韩国极地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合作完成,是自九年前开始的对格陵兰岛北部西里斯帕塞特地区的一系列发掘考察的成果。该地区以保存完好的距今约5.18亿年前的早寒武世海洋生物化石而闻名。

共同通讯作者、布里斯托尔大学宏观演化副教授Jakob Vinther表示:“西里斯帕塞特是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化石的宝库。我们不仅发现了精美的以软体结构保存的化石,还发现了它们的消化系统、肌肉结构,有时甚至包括神经系统。

“大约15年前,一篇基于加拿大著名伯吉斯页岩化石的研究论文声称, Nectocaridids是头足类动物。这一假设始终让我感到困惑,因为它会颠覆我们对头足类动物及其解剖结构的既有认知,而当仔细观察时,其解剖结构与头足类动物并不吻合。”

随着神秘的Nectocaridids化石首次在西里斯帕西特被发现,研究团队的兴奋之情与日俱增。通过分析25件化石标本,研究人员成功确定了Nectocaridids在“生命之树“(系统发育树)中的位置。

“我们发现Nectocaridids的化石中保存有成对的矿化神经结构,这正是揭示这些生物在生命之树中演化位置的关键线索,”Vinther副教授解释道。

最近,研究团队在西里斯帕西特发现了属于另一演化支的化石——一种名为箭虫(毛颚动物)的小型游泳蠕虫。共同第一作者,韩国极地研究所的 Tae-Yoon Park博士指出,这些化石都保存了一个独特的特征,即箭虫特有的侧神经节。腹神经节是位于活箭虫腹部的一大块神经,此为这种生物所特有的。

Park博士补充道:“我们现在有了决定性证据来解决关于Nectocaridids的争议。箭虫与同一分支的其他化石共享若干特征,其中许多体现了无脊椎动物对活跃游泳生活方式的适应性。但这仅仅是在表面上与鱿鱼相近,就像鲸类和远古海生爬行动物在适应海洋生活方式的过程中最终都演化得像鱼类一样。“

Nectocaridids拥有与我们相似的复杂相机式眼睛。现生箭虫几乎无法形成清晰图像,只能大致判断阳光照射方向。因此,箭虫的祖先实为复杂的捕食者,与约4亿年后才进化的鱿鱼极为相似。”Vinther副教授补充道。 

“我们之所以能证明箭虫曾占据食物链更高层级的生态位,是因我们的化石比典型现生箭虫大得多,结合其游泳器官、眼睛和长触角,它们必定是凶猛且隐蔽的捕食者。”  研究人员在其化石保存的消化道中发现了数个游泳型节肢动物(等刺虫)的外壳标本,这可作为Nectocaridids为游泳型捕食者的进一步证据。

该化石被命名为Nektognathus evasmithae。该物种名称是为了纪念丹麦首位女性法学教授、著名人权倡导者Eva Smith教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u6990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喜马拉雅黑豌豆营养价值获研究认定 捉到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血压应控制在多低?新研究给出答案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