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229期暨院士专家讲坛第106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厅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在科普报告《深蓝之谜:探索海洋最深邃处的科技前沿》中,介绍了深海研究的重大价值与我国深海科技的前沿进展,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
翦知湣表示,深海是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维系着全球的水循环和热平衡;是连接地球深部与表层的天然通道,蕴藏着石油、金属矿藏等宝贵资源;更是揭示地球生命奥秘的关键区域,这里生存着无需光合作用的特殊生命,颠覆了传统对生物演化的认知。
翦知湣同时表示,探索深海必须克服极端环境挑战,这依赖于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其中,“深钻、深潜、深网”三大高科技手段尤为突出,已成为国际海上竞争的重要技术领域。
“我国深海科技已实现重大突破,”翦知湣特别指出,“当前‘梦想’号钻探船已入列、‘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已就位、海底科学观测网即将联通。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国际先进的‘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技术能力,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深海科技战略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