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焦噬菌体治疗体系建设,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启动 |
|
8月19~23日,2025年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噬菌体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噬菌体治疗大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召开。本次大会以推动噬菌体治疗体系建设为核心,旨在通过全链条学术交流与人才培育,为破解抗生素耐药性这一全球公共卫生难题注入“中国动能”。
?
当前,全球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持续攀升,常规抗生素效用渐趋弱化,“超级细菌”威胁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专门靶向细菌的噬菌体疗法被视作最具前景的抗菌替代疗法之一,其发展与应用备受关注。
会议期间,2025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噬菌体重点专项联合启动,包含两项重点专项,分别是由中山医院牵头承担的“安全、高效工程噬菌体疗法技术开发和临床研究”,以及北京化工大学牵头承担的“安全高效噬菌体制剂研发及临床治疗耐药菌感染关键技术研究”。两项课题均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标志着我国噬菌体治疗从实验室探索迈入系统化临床验证阶段。
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噬菌体治疗“种子营”,内容覆盖噬菌体基础理论、分离纯化技术、质量检测方法,以及临床应用规范、监管政策解析及转化案例分享等全流程内容。
作为本次大会的共同主席,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噬菌体研究所所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学术带头人朱同玉表示,当前全球噬菌体研究已进入突破加速期,人工智能筛选等技术正不断拓展治疗边界。我国在噬菌体制剂开发、个体化治疗等领域已初见成效,以上海为代表的地区已初步构建起研究、临床、制剂、监管协同推进的完整链条。
朱同玉指出,本次大会有望推动噬菌体领域在机制研究、技术标准等多维度持续发力,进而协同构建从实验室到临床一体化发展的“中国路径”,为国内耐药菌感染患者带来福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