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李彦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3 23:12:07
选择字号:
荔枝活性组分互作与营养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岭南特色果蔬加工与营养团队成员、副教授刘旭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在荔枝活性组分互作与营养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当期期刊封面。研究团队供图,下同

  ?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千古名句描绘了荔枝的传奇过往。如今,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让这段故事广为人知,近期相关影视改编作品更是引发公众的新一轮关注热潮。而此次刘旭炜团队的研究,恰似为这一经典故事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

该研究聚焦于荔枝果胶多糖(为便于理解,研究团队将其类比为小说中的主角李善德)在复杂肠道环境(如同艰难的运输路途)中,如何通过调控肠道免疫微环境,进而修复肠道屏障、激活能量代谢。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则如同李善德运输途中遇到的各方势力,在与荔枝果胶共同干预肠道免疫调控时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它助力荔枝果胶增效,如同小说中仗义疏财商苏谅、忠肝义胆的哑奴和林邑奴,以及活泼靓丽的荔枝园女主人阿僮等角色,为李善德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产生一定拮抗作用,恰似杨国忠等权贵的阻挠、官府衙门的推诿扯皮,让任务推进更为艰难。

研究封面采用古风画卷形式,巧妙地将肠道隐喻为蜿蜒的驿道,生动展现了荔枝果胶与EGCG在肠道免疫调控中的博弈过程。荔枝果胶多糖在“微生物组-代谢组-宿主免疫”轴上发挥的卓越效果,恰似李善德历经艰险最终完成使命,精准呼应了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揭示荔枝果胶与EGCG的交互作用如何动态调控肠道免疫微环境,为膳食干预提供了全新视角。

荔枝作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水果,其免疫调节特性早已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荔枝果肉果胶多糖对肠道免疫影响的确切机制,此前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深入揭示荔枝果胶多糖(SCLP)和EGCG通过菌群-代谢-免疫轴重塑免疫微环境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不仅为SCLP作为免疫抑制治疗潜在治疗剂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理解食物来源功能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免疫调节提供了全新见解。

荔枝果胶和EGCG对免疫和肠屏障损伤小鼠的潜在保护机制。

  ?

研究结果表明,SCLP主要通过促进肠道屏障修复以及激活能量和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显著增强肠道免疫力。而EGCG则更侧重于通过影响外周免疫器官来调节体液免疫,具体表现为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脾脏中免疫细胞因子的分泌与表达。在重塑宿主免疫微环境方面,SCLP展现出更为卓越的功效。尽管在联合干预组中,部分免疫参数(如血小板计数和IgG水平)呈现出协同改善的趋势,但在与肠道屏障修复和微生物代谢相关的指标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的协同作用。相反,联合干预组中出现了底物竞争与代谢拮抗的迹象。这些重要发现为未来合理设计组合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有望助力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肠道免疫健康膳食干预方案,推动荔枝活性组分在营养健康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1/acs.jafc.5c0303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人员设计出能杀灭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 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一颗“Y行星”
木卫三或可成为巨型暗物质探测器 探测到有史以来最明亮的快速射电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