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全面了解中资企业在中东地区的发展现状与属地化实践,日前,天津大学与天津市建筑业协会联合成立的“砼心筑梦·丝路领航”实践队,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沙特阿拉伯开展了为期14天的实地调研。
在中东地区,实践队深入迪拜岛跨海桥、哈勃图尔公寓、沙特萨勒曼国王知识区、吉达机场等四个项目现场,与中铁十八局集团(迪拜)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沙特)有限公司、中建六局等单位进行了多次深入座谈。
调研中,实践队聚焦中资企业在中东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围绕跨海桥梁、高端住宅、文化园区、交通枢纽等不同类型项目,深入项目一线,实地了解企业在高温干旱、流程差异、文化多元等环境下的属地化建设与融合路径。
基于项目调研,实践队与中铁十八局和中建六局企业代表围绕“智能建造本地化应用”“属地资源整合”“国际人才培养协同机制”等议题深入交流,系统学习企业在海外市场构建管理体系、推动标准对接、落实本地雇佣与培训的实践经验。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中资企业“走出去”不仅是建设能力的输出,更是综合国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为深入理解属地融合与文化适应,实践队访问阿联酋中华工商总会,调研在阿中资企业发展与合作机制;拜访沙特投资部,了解当地建筑行业政策环境,探讨青年在中沙合作中的作用;走访迪拜阿法迪历史街区、未来博物馆、沙特国家博物馆、沙特国王大学等文化地标,探索海外工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发展。“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建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实践队成员刘元瑞表示。
据悉,本次调研是天津大学“砼心筑梦·丝路领航”实践队继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调研后再次走出国门,旨在通过典型案例深度观察“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持续推进高校专业力量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未来,实践队还将通过志愿宣讲等方式,将“中国建造”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担当作为和助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的“中国故事”,让社会各界和广大学子更直观地感受“一带一路”建设为行业带来的发展动能,共同筑牢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基石。
实践队合影 天津大学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