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中国科技馆“科学方法特训营”暑期营地活动“筑梦星球”夏令营在国家速滑馆正式启动。本次夏令营吸引近百名优秀青少年参与,在为期6天的沉浸式研学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与青少年们全程协同工作,在沉浸式真实场景中,通过任务驱动、动手实践、跨学科学习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在体验中了解太空探索和复杂工程组织的思路和方法。
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魏红祥作为特邀科学家代表发布“建设外星科考站”的项目任务。随后,中国科技馆为来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学家、工程师颁发特聘专家证书。
同时,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航天工程师贾阳,分别通过真实的故事分享,生动阐释了航天科学探索中的科学方法、工程思维与科学精神。
在接下来的营地活动中,青少年们将登陆“X-STAR科考基地”——1:1模拟外星科考站的营地现场,并在此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将围绕“能源收集”“环控生保”“交通科考”三大版块内容展开。





同学们参与“科学方法特训营”活动。中国科技馆供图
本次夏令营设计了“真实工程任务”“团队协作与交流分享”“顶尖科研院所探访”等活动环节,青少年们将通过完成真实工程任务切实提升工程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和交流总结提升综合能力,通过实地探访国家级科研院所,开拓视野并激发科学兴趣和投身科技事业的热情。
在营地活动中,团队完成挑战任务形成的工程成果,在经过专家“评审验收”后,将成为“外星科考站营地”的组成部分,为后续更多青少年的工程实践和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模块。
“科学方法特训营”是中国科技馆2025年着力打造的大型综合性科学教育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在线上持续推出“科学方法特训营创想说”系列线上公开课,并组织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深入20所中学,为500余名青少年开展了持续整学期的校内课程。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指导下,青少年们完整经历了“猜想-设计-验证-迭代”的科学探究闭环实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