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陈胜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0 9:06:53
选择字号:
18年科研攻关,他们为杉木林披上了“金缕衣”

 

烈日炎炎,正值暑假。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实验林场的杉木林改培示范基地里,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童再康正在给几名博士生和林场的工作人员讲解楠木种植的要领:“坑要挖深,根须舒展,肥土拌匀,这样种植的楠木才能更好地生长……”

在他身后,高大的杉木林间,一棵棵楠木树苗正在茁壮成长——今年春天刚栽下的闽楠、浙江楠已经亭亭玉立,嫩叶在阳光下流转着碎金般的光泽;前几年栽种的楠木已经枝繁叶茂,笔直的树干正在向上生长,欲与杉木比高。

十八年研究一棵树的生长

作为占浙江人工林面积34.4%的当家树种,杉木被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家具等各个领域。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杉木材正面临着生产力衰退、生态功能退化的困境,如何改造现有杉木林,成为相关领域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

2006年起,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童再康、王懿祥、张俊红等组成科研团队,在相关研发项目的资助下,开启了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珍贵化彩色化改培关键技术攻关。

“杉木纯林如同单调的绿色幕布,我们要将它变成立体的艺术画廊,努力让杉木林的经济价值得到提升。”受访时,王懿祥道出项目初心。

团队将目标锁定楠木——这类“千年不腐”的珍贵树种。

自古以来,楠木便被帝王贵族喜爱,因优质楠木的纹路带有金丝,俗称金丝楠,有“木中金子”之称,其树干通直,高达30余米。我国自古有“珠宝一箱,不如楠木一方”的美誉。不过,由于楠木具有早期生长缓慢、造林成活率低等“先天不足”,其生存长期濒临危机。

经过多年研究,童再康队在深山观测中发现楠木生长的关键线索——楠木幼苗在遮阴环境下韬光养晦,但2龄后需光量激增。据此,他带领团队创建了“遮阴育苗+透光造林”技术模式:培育两年生容器楠木大苗,将15—25年的杉木林疏伐至每亩30—60株,并且在杉木林下种植楠木,并以定制肥进行3年的精细化抚育。

如今,在童再康团队的科技助力下,庆元林场的楠木造林成活率从过去不足50%跃升至95%以上,昔日“十年难成林”的困境就此破解。

从木材安全到大健康产业

自古以来,楠木一直为中国四大名木“楠、樟、梓、稠”之首。但古人为何如此喜欢楠木?

童再康等专家研究发现,一方面,金丝楠生长周期慢,木材纹理淡雅文静,表面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璀璨,金丝如绸缎般飘逸,受人喜欢;另一方面,其质地温润柔和,光泽感犹如绸缎,散发淡淡幽香,经千年不腐不朽,历久弥新。

“金丝楠木好处很多,其本身亦是一味祛疾除患的良药,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或单独作为一味独立的药材使用。”童再康介绍说,同事,楠木埋在地里可历经几千年不腐烂,其本身具有抗腐木菌、白蚁的侵蚀作用,用金丝楠木箱柜存放衣物、书籍、字画可以避虫。

此外,金丝楠冬天触之不凉,夏天触之不热,益身护体,能感知阴阳交替和气候变化。金丝楠木入夜后还会发出奇特幽香,具有一定的驱蚊避虫功效。尤其是大摆件,淡淡幽香入室后弥漫许久不散,沁入心脾,这种幽香具有很好的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作用,具有安神助眠、治病养生的疗效。。

楠木好处如此之多,对人体大有裨益。其背后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10多年前,童再康就带领团队将科研的触角向楠木更深处延伸。经过多年研究,该团队首次获得闽楠高质量基因组,揭开了“金丝楠”的终极秘密——其8号染色体上特有两个基因簇,能高效合成β-石竹烯等抑菌倍半萜。实验显示,楠木精油对引起木材腐烂的乳白耙菌、密粘褶菌等关键菌,以及脚气真菌抑制效果显著,甚至对多种癌细胞也展现出抗肿瘤活性。

“这解释了楠木‘千年不腐’的生物学机制,更为大健康产业开辟新路径。”张俊红举起试管中琥珀色的精油。

随着化学杀菌剂弊端凸显,楠木精油天然的抑菌性与怡人香气,正在木材保护、制药、美容等领域催生产业新蓝海。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已经有多个研究生团队,正围绕利用楠木治疗脚气、开发美容产品等开展深入研究。

再造亿亩“生态聚宝盆”

这两年,童再康、王懿祥、张俊红等专家,先后在浙江庆元、开化、建德、临安,安徽青阳、江西万载等地建起了杉木林改培示范基地,用科技赋能杉木林蜕变为多层立体生态系统:上层杉木巍然挺立,中层楠木舒展金枝,林下灌木生机盎然,有的还种植了三叶青等中药材。

“全国亿亩杉木林中,若有一大部分应用此技术,15~20年后,我们就可以获得大批量高档杉木大径材,40年左右还可以获得大量珍贵树种材,可基本替代高档木材进口。”童再康介绍说,目前相关技术示范面积已经超过50万亩,仅浙江就种植珍贵树种超1亿株,预计20年左右碳储增加量超500万吨,经济效益巨大。

如今,在庆元各地,新栽的楠木与疏伐后的杉木相映成趣。“杉木中小径材,一立方米卖不起五六百元。如今混交林中,楠木一立方米可达二至三万元,杉木超大径材单株卖五千至一万元。”庆元实验林场张东北指着杉木林间生机盎然的楠木感慨,杉木林披上了“金缕衣”后,“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杉木林间,轻抚着采伐后楠木圆盘上初现的金丝纹路,童再康相信,随着浙江启动美丽林相提升工程建设,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也将向青山绿水间延伸。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创纪录高温引发异常融冰
微生物可复刻巧克力风味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