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勒烯合成35年后的新突破 |
科学家合成第二种可在常温条件下研究的环碳 |
|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这是继35年前合成的富勒烯(C60)以来,第二种能够在常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的全碳分子。这一突破可能为新的电子和量子技术带来极其高效的材料。相关研究8月14日发表于《科学》。
环碳,是由碳原子环组成的分子,比如富勒烯和纳米管等,能表现出奇怪的化学行为或以不寻常的方式导电。但环碳非常脆弱和不稳定,在被研究前通常就破裂了,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爆炸。传统上来说,只有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才能使环碳维持足够长的时间,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为此,英国牛津大学的Harry Anderson和同事们巧妙利用索烃结构,找到了一种在室温下使其保持稳定的方法,并在一个合成的新分子——环[48]碳上证明了这一点。
C48是以一个由48个碳原子组成的环。Anderson和同事在C48上添加了“缓冲器”,即让C48穿过3个较小的环,从而使48个碳原子不会相互碰撞,也不会与其他分子碰撞。这种被称为环[48]碳[4]索烃的新结构足够稳定,可以维持约两天,使研究人员能够首次详细研究C48。这种使环碳稳定的新方法有助其他研究人员研究这类奇特的分子。
有趣的是,C48的48个碳原子的排列像无限链一样,理论上这种结构能够无限期地将电荷从一个原子转移到下一个原子。这种导电潜力暗示着环碳可用于一系列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包括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和量子器件的研发等。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一点。
“一场竞赛可能要开始了。我们可以把这种长环看作制造无限链的垫脚石。”德国乌尔姆大学的Max von Delius说,单碳分子链比环状的C48更适合作为导体,这是真正要迈出的下一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y605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