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CNES)联合研制的地表水和海洋地形卫星(SWOT)所提供的数据,正助力改进海啸预报模型,为沿海社区带来福祉。
7月30日,SWOT捕捉到席卷太平洋的海啸波前沿。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
当地震或水下滑坡等扰动的强度足以让从海底到海面的水体发生位移时,就会引发海啸。这会导致波浪从扰动处向外扩散,像把一颗鹅卵石扔进池塘会产生一系列波纹一样。当地时间7月30日11时25分,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近海发生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SWOT在地震发生约70分钟后记录下了此次海啸。
NASA地球科学负责人兼SWOT项目科学家Nadya Vinogradova Shiffer表示:“SWOT在海洋上进行广泛的扫描,作用在于提供关键、真实的现实数据,揭示新的物理规律,并朝着更精准的早期预警和更安全的未来迈出了一大步。”
SWOT数据从多个维度呈现了堪察加地震引发的海啸前沿情况。测量数据包括超过1.5英尺(45厘米)的波高——在高亮轨迹中以红色显示,以及海啸前沿的形状和传播方向。在视觉图像中从西南向东北延伸的高亮区域所示的SWOT数据,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海啸研究中心制作的海啸预报模型形成对比。将二者进行比对,有助于预报人员验证模型,确保准确性。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Ben Hamlington表示:“1.5英尺高的海浪可能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在开阔海域只有一两英尺高的海浪,到沿海浅水区也许会变成30英尺高的巨浪。”
SWOT收集的海啸测量数据正帮助NOAA海啸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改进海啸预报模型。该模型运用了一系列基于过往观测及海洋传感器实时观测数据的地震-海啸情景。基于该模型的输出结果,NOAA会向可能处于海啸路径上的沿海社区发出警报。
SWOT获取的关于海啸波高、形状和传播方向的数据,是改进这类预报模型的关键。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Josh Willis表示:“卫星观测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逆向推演海啸的成因,而在此次事件中,观测数据还向我们表明,NOAA的海啸预报非常精准。”
NOAA海啸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Vasily Titov称,该中心利用SWOT的海啸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令人振奋。“这表明,SWOT数据有望显著提高海啸预报的操作性,而这正是自2004年苏门答腊海啸事件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能力。”此次毁灭性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数千人死亡,并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广泛破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