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8/17 23:00:59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在手性双核铜不对称催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铜催化的不对称炔丙基取代反应是构建手性炔丙基骨架的重要工具,但通过炔丙基取代-环化反应构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仍有待探索。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晓明课题组长期致力于研究多金属物种参与的反应体系,包括生物酶启发的双多核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和金属物种的簇集和催化等。近日,他们采用自主开发的手性苯并[c]噌啉双噁唑啉骨架支撑的双核铜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实现了季碳炔丙基酯与多种 C,O 双亲核试剂的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成功构建了系列包含有手性季碳中心的二氢呋喃衍生物(Nat. Commun. 2025, 16, 7191; 图1)。

  ?

图1双核铜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3+2]环加成构建手性季碳中心

该反应底物兼容性广泛,对多种C,O双亲核试剂和季碳炔丙酯底物均适用,且能实现对带有两个相似烷基的底物的高效不对称催化,产率和对映选择性良好。

实验与理论计算表明,双核铜结构在催化中保持完整,两个铜核分别通过σ键和π相互作用与亚丙联烯基配位,将亲电位点拉近至手性配体环境,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精准控制。该方法合成实用性良好,克级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可转化为多种有价值的衍生物,为手性季碳中心构建提供了高效策略,也为多核金属催化应用带来新启示。

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有机所以及金属有机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大力资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澳科学家称观测到迄今最古老快速射电暴 新化石揭示最早的离水探索之旅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中科大构建国际最大规模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