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共同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北京市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今年1月,上述单位联合印发《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遴选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解决方案开展应用,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促进首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处处长韩健表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搭建了一批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建设光场成像、3D云渲染引擎共性技术平台,已形成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帮助数字人制作团队大幅缩短制作时间,成本由百万级降低至万元级。
北京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处处长吴锡俊表示,上半年,文化新业态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2.1%。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科技教育处处长呼建梅表示,北京市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研发了知识文献智能推荐大模型,结合北京市全域图书馆近2000余万条数据,实现对首都图书馆馆员的图书采购推荐、全市域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推荐等功能,首次实现依据读者自身画像进行精准服务。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科技处(公共服务处)处长李国新表示,在超高清增长引擎的有力带动下,今年1至6月,全市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行业营收353.9亿元,同比增速9.1%,较去年同期增加30.4亿元。
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各博物馆在推动文物科技创新方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在开展藏品数字化、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传播方式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
北京市各相关部门以《行动计划》为根基,组织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征集工作,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凝练形成6项需求榜单,分别是基于国产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博物馆AI互动剧场体验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首钢园工业遗产人工智能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基于AI+光场的超高清沉浸式空间视频生成平台研发及示范应用。
博物馆沉浸式互动体验 北京市科委供图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批揭榜挂帅项目,进一步深化构建市区协同、供需协同的多方协作机制。其中,科技部门作为“组织者”,负责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创新,组织科技与文化的联合研发。文化行业主管部门作为“牵头人”,负责统筹梳理本领域科技赋能的关键痛点,并向行业推广成熟的科技产品业态。各区作为“推动者”,负责协调整合产业园区、重点实验室等区内资源,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保障;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载体作为“出题人”,提出真实需求,提供数据支撑与应用验证环境;科技企业及高校作为“答题人”,负责围绕文化领域的科技需求,开展技术攻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