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0 0:01:19
选择字号:
应对农作物螨害难题,华理学生团队创制新型绿色杀螨剂

 

日前,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赛道)决赛暨冠军争夺赛顺利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组建的“耘安实践团队”获上海市金奖。

团队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决赛。

  ?

这个工作的起点,则要回到几年前。

螨害是我国农作物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覆盖华南、华中、华东等六大农业主产区,每年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超100亿元,影响耕地面积超1亿亩,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团队负责人、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药剂201班学生吴懿涵在大一返乡实践时,目睹了油菜田因螨虫肆虐而叶片斑驳、枯黄萎蔫,最终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场景后,思考能否研发一种高效、低毒且廉价的新型杀螨剂。带着这个问题,她回到学校后,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建了“耘安实践团队”。

团队前往上海、江西、重庆、安徽等多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了传统杀螨剂的三大核心痛点,包括害螨抗药性日益增强、药剂毒性危害生态环境、高昂成本加重农民负担。

团队成员在田间实地调研。图片均由华东理工大学提供

  ?

为解决这些痛点,“耘安实践团队”加入了学校绿色农药创制团队。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他们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农药分子设计,在分子中引入三氟甲硫基官能团,合成了数百个化合物并完成300余次活性筛选,最终成功研发出具有显著优势的新型杀螨剂。

测试结果显示,该杀螨剂的杀螨效力显著跃升,尤其是对抗性害螨的活性,比现有主流商品化药剂高出160倍以上。此外,该杀螨剂对哺乳动物以及鱼类、蜜蜂等非靶标生物表现出低毒性,环境相容性高。团队开发的“一步取代反应”生产工艺则大幅简化了生产流程,并显著降低成本。

据介绍,团队已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5篇SCI论文,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团队正与农药领军企业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积极推动产业化进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新进展 东西方梨“身世之谜”破解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