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9 23:57:23
选择字号:
新策略有效破解甲烷干重整反应“跷跷板效应”难题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灵芝、张金龙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Ni0-NiO-Sr2Nb2O7的三元Schottky-p-n异质结(TSPN)策略,用于光热催化甲烷干重整(PTDRM),展现了光热技术在中低温范围内温室气体绿色转化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甲烷干重整反应(DRM)可用于将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转化为合成气(氢气和一氧化碳),为碳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技术路径。然而,缺乏兼具高活性与长寿命的DRM催化剂限制着该领域的发展。PTDRM可在较低温度下驱动DRM反应,但目前仍存在实际光利用率低、合成气生成速率难以媲美热催化、副反应难以有效抑制等问题。

为破解DRM活性-稳定性的“跷跷板效应”难题,研究团队提出了TSPN策略。在光辐射下,TSPN结构将光生空穴导向并富集于p型NiO位点以增强CH4的光氧化,同时将电子同步导向并富集于n型Sr2Nb2O7(SNO)位点和金属态的Ni0位点,分别用于CO2还原和氢气(H2)生成,有效抑制了传统热催化中RWGS副反应的发生及对CO2的竞争性消耗。此外,光激发有效促进了SNO晶格氧的活化,生成的活性氧物种能高效消除积碳,而氧空位则可通过CO2还原反应经Mvk机制再生,保障了活性氧的持续供给。

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基于TSPN策略的体系在聚光照射产生的500℃条件下,实现了10.54 mol/g·h的稳定合成气产率,光-燃料效率达28.3%,CH4周转频率为18 s-1。相较于传统热催化,其工作温度降低200-300℃且活性相当。

基于TSPN的中低温条件下PTDRM过程示意图。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26/sciadv.adv507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款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新进展 东西方梨“身世之谜”破解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