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8 18:01:07
选择字号:
中国科技馆《北辰对话》聚焦新疆科技文化交融

 

8月8日,记者从中国科技馆获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科技馆推出《北辰对话》特别节目——跨越天山的科学守望。这是《北辰对话》首次走进大美新疆,节目由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作为召集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青年主持人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担任主持,特邀当地援疆干部、科技人才、文化工作者及基层干部、村民、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护边员等共同探讨科技与文化交融的边疆发展之路,全方位展现科技支疆与文化润疆的融合发展。

《北辰对话》特别节目——跨越天山的科学守望。中国科技馆供图

新疆盐碱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如何将这一“土地负担”转化为资源宝藏?喀什地区科技局副局长白雪峰介绍,国家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在喀什设立联络站,推广示范治理技术,为农业生产开辟了新路径。

郭哲对此深有感触:“现代生物技术让耐盐碱植物扎根新疆,变废为宝,这正是科技支疆的意义。”他提到,新疆的科技创新不仅服务于本地,更汇聚全国优势资源,形成科技支疆的“制度设计”。以疆果果企业为例,技术总监闵江带领团队将新疆核桃与榴莲结合,开发出“榴莲核桃”等高附加值产品,带动农民收入翻倍增长。“我们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价值,让农民从‘卖原料’转向‘卖产品’,甚至‘卖品牌’。”闵江说。此外,科技还深入基层。疆果果联合喀什大学农学院建立示范基地,累计开展田间培训500余次,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

喀什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千年。喀什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红展示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成果:雕刻葫芦上刻着“梅兰竹菊”,艾德莱斯绸与回力鞋业联名推出潮鞋,十二木卡姆歌舞通过直播传向全国。在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非遗传承人布哈里切姆的庭院工作室里,艾德莱斯绸已从传统衣裙拓展到太阳伞、靠枕等文创产品。

新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白雪峰强调:“人才引进与培育是关键。我们通过‘天池英才’计划吸引领军人才,同时培养本土骨干。”闵江正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2022年,他因一次探友之旅与喀什结缘,最终选择留下:“这里资源丰富,但需要创新。我想把新疆产品推向世界。”

在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一群年轻人正用行动诠释“扎根边疆”的意义。00后村支书童泽舟带领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手工艺合作社和直播电商,将扫帚、艾德莱斯绸变成“文创爆品”。返乡大学生米然班古丽放弃城市机会,成为村医:“我要用所学守护家乡健康。”西部计划志愿者郝莹萍坚定表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里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塔吉克族护边员萨拉买提·胡巴继承父辈使命,十年如一日守护边境安全。他们的故事让郭哲动容:“这些年轻人有家国情怀、有创新魄力,是新疆未来的希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