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梦然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8/7 10:41:43
选择字号:
优化静电纺丝提升纤维电子应用性能
助力开发自供电智能服装及健康监测设备

 

科技日报北京8月6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制造方法,通过优化静电纺丝纤维的内部结构,显著提升了其在电子应用中的性能。这项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的一次飞跃,也为开发自供电智能服装、健康监测及可持续能量收集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新技术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的聚合物。这种材料轻质、柔韧,以其独特的铁电、压电及热释电特性而著称,能够在受到压力、弯曲或温度变化时产生电荷,从而为自供电传感器提供了可能。

研究人员通过调整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和分子量,改善了纤维的内部结构,使得材料无需高压处理或复杂的后续处理,即可实现低成本、可扩展生产。

该材料的首个应用是制造口罩。由于这种材料能携带电荷,可有效吸引并捕获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为佩戴者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这仅仅是其潜力的冰山一角,该材料在传感器和能量收集器领域同样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服装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甚至在运动时通过收集人体动能来为电子设备充电。这种材料的布状质地使其比传统塑料传感器更加舒适,能够直接融入服装中,实现真正的“智能穿戴”。此外,由于静电纺丝技术非常适合生产大片材,这对于构建高效的能量收集系统尤为重要。

研究团队正积极探索通过后续处理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的方法。目前,静电纺丝板材的多孔结构虽然有利于空气流通和轻量化设计,但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其致密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灵敏度和能量输出效率,为未来的应用开辟更多可能性。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研绘图理论及实操技巧》讲座举行 河口沉积物塑料生物降解机制研究获进展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