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母乳喂养真的有助于产后恢复吗?研究证实 |
“凤凰研究”首次量化母乳喂养对产妇“月子期”的减重效果 |
在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来临之际,一项来自中国的突破性研究为母乳喂养的益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近期,由纽迪希亚支持的“凤凰研究”项目在国际顶级营养学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发布研究成果,首次量化了母乳喂养对中国产妇体重管理的显著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坐月子”期间,纯母乳喂养可以将“发生严重产后体重滞留”的风险降低26.3%,这为“母乳喂养有助于产后恢复”的传统认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据了解,“体重滞留”是产后健康研究中的关键指标,特指产后未能减去的孕期增重部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显示,中国哺乳期母亲在产后2年内的平均体重滞留为3.6 千克,体重滞留发生率达到41.5%。而凤凰研究的数据结果更为严峻:高达56.3%的受调查产妇在产后1个月体重滞留超过5千克。
研究人员指出,中国妈妈在产后1个月的体重滞留发生机率更大,滞留程度更高,这和强调“过度进补”“长期卧床”等中国特有的“坐月子”习俗密不可分。“坐月子”往往成为中国妈妈产后科学管理体重的一大挑战,这也导致她们产后体重滞留的风险显著高于国际水平。
在以往的母乳喂养相关研究中,鲜有团队探讨“坐月子”期间哺乳行为与产后体重滞留的关联。凤凰研究首次聚焦中国“坐月子”这一特殊的产后时期,用横跨六座城市的多中心、高质量数据证明:即使在活动受限、营养摄入较多这样的场景下,纯母乳喂养仍然能够有效帮助产妇显著降低体重滞留。
“产后体重滞留会增加产妇未来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而产后第一个月可能是干预和降低产后高体重滞留风险、预防远期健康问题的关键窗口期,这对于有‘坐月子’习俗的中国产后妇女而言具有特殊意义。”作为参与此研究的核心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曾果表示,“凤凰研究”这一成果首次用在中国的调查数据证明,母乳喂养不仅是婴儿最佳的营养获取方式,更是母亲产后康复的重要助力。这不仅为母乳喂养促进提供了新的支持证据,也为医疗机构专业人员针对不同地域习惯、不同孕前体重的妈妈们定制个性化的产后体重管理方案和哺乳支持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悉,“凤凰研究”是近五年中国和欧洲数据规模最大的追踪队列母乳研究。研究组选取了中国饮食最具代表性的6个城市,对近800对母婴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持续性追踪随访。通过高质量的研究设计,该项目不仅首次量化了母乳喂养对产妇体重管理的效果,还系统评估了不同的喂养方式与产妇主观睡眠质量等维度的关联,旨在为喂养模式与母婴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最高级别的证据。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40072610/
doi: 10.1007/s00394-025-03631-y.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