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发现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深海稀土富集中的关键作用 |
|
近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邓义楠团队研究发现微生物介导的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能在深海富稀土元素(REY)富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REY在海水的“预富集”和在沉积物孔隙水中的“再释放”等过程。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化学地质学》(Chemical Geology)。
(a) 东南太平洋和 (b) 西北太平洋中由海洋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驱动的深海稀土元素富集概念模型。P-OM:含磷有机物。研究团队供图
?
深海REY不仅是重要的战略金属矿床,也是关键的古环境标识,探究其富集机制对资源开发和地质研究意义重大。大量研究显示,海洋铁循环在REY富集中扮演核心角色——铁(氢)氧化物作为“吸附剂”捕获并沉降REY至沉积物,随后在特定机制(如,厌氧溶解或次生矿化)驱动下使其在孔隙水再活化,最终稳定富集于宿主矿物中(主要为磷灰石)。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聚焦REY富集的无机驱动机制,对铁(氢)氧化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相关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作用仍知之甚少,严重阻碍了对深海REY富集机制的系统理解。
太平洋不同富REY沉积物的深海环境为弥补上述不足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以富铁的东南太平洋与贫铁的西北太平洋海盆这两个典型REY富集区的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环境磁学、显微技术和宏基因组分析相结合的多学科方法,对比研究了铁-稀土耦合循环机制。
研究发现,东南太平洋REY的预富集以铁(氢)氧化物的定量清除作用为主,而西北太平洋贫铁区则以选择性吸附为主。微生物铁还原介导的次生矿化作用促进了这两个区域REY向孔隙水的再活化和最终富集。
论文第一作者、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王鹏聪表示,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海洋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耦合循环机制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深海环境中“元素-矿物-生命”的协同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geo.2025.12295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