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 22:55:02
选择字号:
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公布

 

8月1日,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公布,2025年度“墨子量子奖”(The Micius Quantum Prize 2025)授予量子模拟领域的三位先驱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教授伊曼纽尔·布洛赫(Immanuel Bloch)、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蒂尔曼·埃斯林格(Tilman Esslinger)以及哈佛大学教授马库斯·格雷纳(Markus Greiner),表彰他们“基于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开创性地实现了玻色子与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作为强相互作用多体系统的量子模拟器,为全面研究量子物相、输运以及拓扑现象作出了杰出贡献”。三位获奖者分别获得人民币100万元(约15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牌。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慕尼黑大学教授伊曼纽尔·布洛赫。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供图

  ?

伊曼纽尔·布洛赫以其在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处理和凝聚态物理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他的工作促成了一个全新跨学科领域的诞生——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拟。这一高度可控的实验系统使得实现新的量子态成为可能,并能够利用新的实验方法在微观层面研究基本量子现象。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蒂尔曼·埃斯林格。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供图

  ?

蒂尔曼·埃斯林格首次在超冷原子光晶格中实现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为研究强关联多体系统提供了高度可控的量子模拟平台。他开发了先进的原位成像和动力学测量技术,直接观测到量子相变、输运行为等重要现象。

哈佛大学教授马库斯·格雷纳。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供图

  ?

马库斯·格雷纳与伊曼纽尔·布洛赫、蒂尔曼·埃斯林格一起首次在超冷原子光晶格中实现玻色子哈伯德模型,并直接观测到超流态-莫特绝缘体相变,验证了强关联量子多体系统的关键理论预言。他开发了高分辨率单原子成像技术,在费米气体中实现并探测哈伯德模型,为研究高温超导机制和量子磁性提供了重要实验平台。

为推动量子信息科技的科学研究,中国民间企业家捐资一亿元,于2018年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基金会设立“墨子量子奖”,通过广泛邀请提名和国际专家评审,严格遴选和表彰国际上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与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墨子量子奖”已经成为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领域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奖项。2019年度获奖者安东·蔡林格(Anton Zeilinger)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度获奖者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和彼得·绍尔(Peter Shor)、2019年度获奖者查理斯·本内特(Charles Bennett)和吉勒斯·巴萨德(Gilles Brassard)获2023年度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2020年度获奖者香取秀俊和叶军获2022年度科学突破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