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正式启动。
在上海市的支持下,该中心由复旦大学筹建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主任,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担任执行主任。中心将面向包括全球南方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丰富的国际公共产品,为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贡献力量。
?
7月27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秘书长数字和新兴技术特使阿曼迪普?辛格?吉尔、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分别率团到访复旦大学。
金力会见吉尔一行,双方就人工智能前沿进展及深化联合国与复旦大学合作展开讨论。金力强调,复旦大学高度赞赏联合国在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发挥的坚定领导作用,复旦大学与联合国秉持共同的信念,即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应追求技术卓越,更应秉持伦理目标并惠及广泛人群。展望未来,复旦大学将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深化科学智能(AI4S)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等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紧密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期待与联合国携手并进,共创未来。吉尔称,他将此次访问作为后续协作的起点,希望复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治理经验为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提供进一步支持。
陈志敏与阿里沙赫巴纳一行会谈。陈志敏介绍了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进展,阐释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弥合“智能鸿沟”、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的建设理念,并介绍了中心建设的前期成果。双方就深化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作交换意见,阿里沙赫巴纳期待中心能为促进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的产学研结合做出新的贡献。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此次两位副秘书长到访,是联合国与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首次高层互动,为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