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1 0:06:57
选择字号:
第二期“科聚新声”网络新媒体主题沙龙举办

 

7月26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第二期“科聚新声”网络新媒体主题沙龙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本期沙龙以“AIGC驱动下:科技传播的破局与新生”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传播领域的创新应用,邀请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领域拥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分享观点与见解。本次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品牌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柳绪纲主持,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在主题报告环节,两位行业专家分享了AI大模型领域的前沿洞察。快手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农雅晴以“从可灵视频生成看科技传播的未来”为题,系统介绍了快手自研的可灵视频生成大模型。她从生成效果、技术特点及市场反响三个维度展开,不仅展示了当前的技术突破,还对视频生成大模型的演进路径和商业化前景进行了深度研判。

百度主任架构师、文小言策略和工程架构负责人樊中恺则聚焦文本生成领域,通过“大模型在文本创作中的应用探索”主题演讲,全面解析了文小言语言大模型的技术架构,从模型协同生态、模型协同生态、模型调度决策等多个方面阐释了文小言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特点,并展望了生成式写作在语言大模型赋能下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圆桌论坛现场。周国强摄

随后的圆桌论坛以 “AI重构内容生态:‘替代者’还是‘赋能者’” 为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百度文小言社区运营负责人廖东韬、扬翼AI说创始人杨毅、科记汇总编辑张子鹏、牛人智能创始人于继生等常年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分别从内容创作、知识传播、创业孵化等维度探讨了AI的赋能价值,并分享了各自对人机协作未来趋势的独到见解。

在互动环节,与会观众围绕大模型技术应用与行业发展踊跃提问,不仅向专家请教了大模型在具体场景的落地实践问题,还与专家共同探讨了行业面临的算力成本、数据安全、商业化路径等核心挑战。

“科聚新声”网络新媒体主题沙龙系列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策划主办,旨在汇聚学界与业界智慧,深入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科技传播的融合与创新之道,从而助力提升科技传播的广度、深度与创新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奇特星系惊现原始恒星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