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30 11:05:58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局地环境扭转气候对北半球木质部秋季物候的影响

 

全球变暖背景下,森林物候变化,特别是变暖引起的树木春季物候的提前和生长季的延长,是陆地生态系统中观测到的最显著、最普遍、最迅速的响应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张亚玲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国团队及国内外合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揭示了局地环境对北半球针叶林木质部秋季物候的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土壤氮含量与湿度对木质部秋季物候的影响。研究团队供图,下同

  ?

相对于春季物候,秋季物候对变暖的响应更为复杂,存在种间差异且更容易受到水分、养分等环境因子的限制,因此一直是领域内的难点。具体而言,春季物候提前意味着树木提前消耗水分和养分,但如果夏季水分没有相应的增加,尤其是在叠加了其它气候胁迫(如夏季干旱、热浪)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秋季物候因缺水、缺养分而提前。

因此,当前理论推测认为:升高的水分和养分会导致秋季物候延迟。这也已得到了大量控制实验的验证。然而在自然环境下,鲜有研究聚焦局地环境因子(如土壤氮含量、湿度等)的变化如何影响秋季物候对温度的响应及其背后机制这一前沿科学问题,尤其是针对树干木质部秋季物候的大尺度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论文第一作者张亚玲表示,该研究整合了一个覆盖北半球(23°~66°N)的通过微树芯(Microcoring)技术监测的75个研究样地、20个针叶树种的木质部物候数据集,定量分析了局地环境因子(如土壤氮含量、湿度等)的变化对秋季物候响应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升高的土壤氮含量延迟了木质部细胞壁加厚这一过程,但提前了木质部细胞增大这一过程,而且是在越湿润的地方越提前,这对上述理论和控制实验结论提出了挑战。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土壤氮含量影响木质部秋季物候的可能机制。

  ?

细胞增大需要大量的水分来维持膨压,而细胞壁加厚则主要依赖于光合产物来维持。因此,木质部细胞增大和细胞壁加厚对于土壤氮含量的这一解耦响应说明在北半球尺度上木质部生长的水分限制超过了能量限制,但为什么是在越湿润的地方水分限制越大呢?初步分析发现,在土壤氮含量和湿度越高的情况下,树木的蒸发越高,意味着树木的水分消耗越高。与控制实验不同,自然环境下即使湿润的森林也会有相对缺水的季节,通常多发于夏秋季节,所以树木为了缓解可能发生的水分胁迫从而会提前结束木质部细胞增大这一高耗水过程。而且在越湿润的地方土壤氮对树木生长的促进作用越强,也就越容易导致耗水量增加。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越湿润的地方可能的水分限制导致的细胞增大提前程度越高。但科研人员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最重要的机制目前的数据还不能完全解释。

该研究结论为近年来亚马逊雨林等传统意义上的湿润地区因干旱导致的树木死亡现象(其严重性甚至超过传统干旱区)提供了全新的解释和思路。同时,主要影响树木径向生长的细胞增大过程与主要影响木质部固碳量的细胞壁加厚过程,对局地环境(土壤氮含量、湿度等)的解耦响应的发现,完善和丰富了学术界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生长响应和适应机理的认识,推动了全球变化生态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421834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奇特星系惊现原始恒星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