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9 15:25:32
选择字号:
北方为何连续强降雨?大气环流和地形是“推手”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北方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7月28日2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中央气象台7月29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此外,西北太平洋上演“多台共舞”,其中台风“竹节草”正向浙江北部至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7月28日,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为二级。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雨季进程总体偏早。华北雨季7月5日开始,较常年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为何北方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

暴雨成因:大气环流与地形共同“作祟”

7月23日8时至28日6时,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辽宁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至大暴雨。其中,北京北部、河北西北部和中西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华北中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东等地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伴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表示,本轮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大气环流演变紧密相关。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且位置偏北,其边缘的暖湿气流向华北地区输送大量水汽,为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同时,副热带高气压边缘地区大气不稳定性强,导致降水对流性特征突出,局部地区雨强大、持续时间长,进而使局地累计降水量具有极端性。

此外,阴山、太行山和燕山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效应,山前地区因降水增幅效应出现较强降水,局地降水量达到了特大暴雨量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7月26日表示,在本轮降水过程中,我国北方共有19个站点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更是刷新历史极值

台风“竹节草”间接影响北方天气

当下,西北太平洋上有两个台风活动,今年第9号台风“罗莎”未来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靠近日本东南部海域,对我国影响不大;但第8号台风“竹节草”需要重点关注。

7月26日,台风“竹节草”因其强度持续减弱且无法达到热带低压标准,中央气象台经研判决定停止编号。但后期随着水汽和动力条件转好,强度增强,27日晚对其进行续编,仍使用原台风编号与名称,台风“竹节草”因此“复活”。

“台风‘竹节草’的‘复活’,对华东地区影响较大。”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海平表示,未来三天,受“竹节草”影响,黄海南部到东海大部分地区将出现7级至8级大风,阵风9级至10级。其中,浙江、上海、杭州湾和长江口附近沿海地区大风可达9级至10级,阵风最高可达11级至12级。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将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浙江东部和西北部、安徽南部以及台湾岛西南部将出现特大暴雨。

值得注意的是,台风“竹节草”虽主要影响华东地区,但其与北方暴雨也存在着间接联系。陈涛介绍,台风活动会改变大气环流格局,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进而影响暖湿气流向北方地区的输送,对北方暴雨的强度和分布产生影响。

降水持续,次生灾害风险高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入汛以来,雨季进程总体偏早,降水分布“点强面弱、前少后多”。局地强降水频发,全国共有15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当月极值。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上,呈现“前少后多”,3月下半月至4月上旬,全国平均降水量11.8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4月中旬到5月,长江以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转为偏多,广西中南部经历“旱涝急转”;7月以来多雨区北抬,华北地区及内蒙古等地降水偏多明显。

陈涛提示,近期强降水与之前降水叠加,部分地区累积效应明显,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提高,救援人员和公众需依据最新预报预警,关注未来强降雨预报预警情况,提前组织人员撤离。同时,降雨导致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具有滞后性,公众务必加强防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奇特星系惊现原始恒星
全球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淡水流失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