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聚焦“AI金融+硅基经济学”核心议题,中国首个面向行长级别的人工智能(AI)金融高端对话论坛——“2025 WAIC人工智能金融领导者论坛”在上海举行。
论坛以“激活金融新质力”为主题,汇聚国际领袖、四大行行长级领导者、“硅基经济学”首提者、新经济学家,以及AI产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硅基文明浪潮下,AI如何重塑金融基因,重构经济图景,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跃迁。
?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在致辞中指出,AI金融的发展不仅事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更关乎社会公平、经济韧性与全球治理模式的重塑,要确保AI金融的发展既能推动效率提升,又能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公平。华东师范大学主动拥抱AI这一“年轻的事业”,大力推动金融学与数据科学、AI等学科交叉融合。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奇利齐·马瓦拉在线致辞。他指出,AI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全球经济与国际治理挑战,AI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将为打造更加可持续、公平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一个契机。他呼吁全球合作与跨学科协作,在AI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公平、可持续与共享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以“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生产力,深化建设数字时代的智慧银行”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AI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对客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近年来,农业银行打造了“一蓝图一地图一平台”的农业银行AI体系,针对性调整现有的劳动组合、作业流程、管理制度等,在AI应用上注重人文关怀,增加客户和员工的获得感。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人工智能金融学院(SAIFS)院长邵怡蕾强调,随着人类社会进入AI生产力元年,需要更加明确AI能否真正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当AI落地于金融学,应严格把控风险,避免“生产力黑洞”。为此,SAIFS提出了“硅基经济学”,以“算法-算力-数据”构建新型社会生产关系,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智能经济提供一套系统性认知地图与政策嵌套空间。
论坛上,SAIFS团队研发的“Silicon Fin:SAIFS金融智能未来引擎”正式发布。该系统搭建了一套贯通数据底座、模型森林、智能体家族以及落地应用场景的FinAI原型系统,构建出一个以AI驱动的人机协同金融认知网络。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发布三大“AI+金融”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能信贷报告、模速贷科创企业服务方案、智能宏观分析。双方将共同以科技之力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携手打造更高效、更普惠、更智能的金融服务新格局。
借助AI技术,论坛特别呈现了全球迄今唯一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图灵奖、世界人工智能终身成就奖的著名科学家司马贺(Herbert Simon)数字人形象,并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进行了跨时空对话,就AI与经济学的交互与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随后的“行长圆桌”由邵怡蕾主持,浦发银行董事长张为忠,摩根大通环球企业银行大中华区总裁、董事总经理黄健,中国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讲座教授张成奇,智谱CEO张鹏围绕主题“AI对于金融业的变革与赋能”展开讨论。
“新经济学家圆桌”由吴冠军主持,2025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前主席、终身会士托马斯·M·考夫林,斯坦福大学商学院James Irvin Miller 金融学讲席教授何治国,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联合国大学驻澳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及团队负责人乔治娜·库尔托聚焦主题“硅基经济学带来的世界重构”,就AI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展开充分讨论。
WAIC大会期间,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SAIFS携手联合国大学(UNU)、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共同呈现的——“FinAI展:硅基时代的智慧银行”,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展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