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由南方电网公司承办的“‘AI+’电力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发布仪式。
?
论坛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对外发布,旨在联合电力行业上下游伙伴,共同打通电力人工智能(AI)技术成果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该基地已与中国华电、华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广东粤数等19家企业、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到2027年,基地将形成超10大类典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中试成果,服务超150家AI上下游企业,AI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推动电力行业和AI产业链建设。
“中试上接科研攻关和成果孵化,下接工业示范装置设计和产品生产,是将行业应用设想转为产品方案,并迅速推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南方电网公司数字化部总经理龙云介绍,能源电力方向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可提供测试认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生态支撑等多元服务,对于解决目前电力AI行业存在的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南网数研院总经理胡荣看来,中试基地相当于一个开放共享的试验孵化平台,搭建有一整套电网数字孪生仿真环境,帮助企业在逼真的电网场景中训练和验证AI技术成果,并根据结果快速迭代,大幅降低企业创新门槛。
南方电网公司“大瓦特,让每一度电都有AI”主题展厅现场,大瓦特AI具身机器人与来宾互动。图片均由南方电网提供
?
目前,基地正在牵头开展在电网安全稳定控制、设备故障预测检修、电力调度优化等方面的AI中试验证项目。“基地可为解决行业AI应用的共性难题、加快成熟解决方案在电力行业内的复制推广提供支持。”胡荣表示,“我们会优先对符合电力行业发展重大需要、能解决行业共性应用瓶颈的技术成果开展中试熟化。同时,基地建立的测试验证机制,能为新技术提供客观权威的检测认定。”
值得一提的是,中试基地可持续运转,离不开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通过吸引电力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共建,基地能有力促进数据、算力、算法模型等创新要素的开放流动,让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都能在基地生态中受益。下一步,南方电网公司将进一步立足中试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定位,携手电力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各方伙伴,围绕新能源功率预测等行业高价值场景,加快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