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8 11:57:55
选择字号:
多项成果发布,科学前沿全体会议在沪举办

 

7月26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联合承办的2025 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会议以“前沿智汇创启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AGI)与科学智能的前沿突破,汇聚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顶尖科学家与技术领军人物,围绕AI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展开高水平交流,并发布系列创新成果,全面展现AI重塑科研范式与引领未来变革的澎湃动能。

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2018年图灵奖得主杰弗里·辛顿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开展了一场尖峰对话。辛顿认为,AI对科学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并以AlphaFold和“风乌”气象大模型为例证明这一观点。辛顿鼓励年轻人寻找那些“所有人都可能做错”的领域,“永远不该轻易放弃新思路,除非自己真正理解它为何行不通”。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在线进行了分享,认为AI正在离开“人类数据时代”,踏入“经验驱动时代”。萨顿指出,当静态语料逼近极限,未来的核心数据只能来自智能体与环境的实时交互、持续试错和闭环更新。AlphaGo的“第37手”已证明,真正颠覆性的策略只能诞生于自我生成的经验。

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周伯文围绕《无尽的前沿:AGI与科学的交叉口》,认为人类正站在AGI与科学前沿交叉的历史性机遇期,AGI应该具备专业深度与泛化广度。周伯文强调,时代赋予科学家双重机遇与使命,即突破AGI 基础理论,并以AGI 撬动科学革命。

会上,上海AI实验室发布并开源『书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Intern-S1。Intern-S1为首个融合专业科学能力的开源通用模型,首创“跨模态科学解析引擎”,在同一模型内实现了语言和多模态性能的高水平均衡发展,并富集多学科专业知识,重点强化了科学能力。在此基础上,上海AI实验室打造了『书生』科学发现平台Intern-Discovery,整合了专业智能体、海量科研数据及实验设备,能为全球研究者提供从假设到验证的一站式科研支撑。『书生』具身全栈引擎Intern-Robotics也与活动现场发布。

上海AI实验室同步启动“具身智能光合计划”,以实验室平台为支撑,赋能机器人实训场、机器人企业、开发者社区,共同推动创新技术突破“工业红线”,加速数字智能向物理智能迈进。DeepLink超大规模跨域混训技术方案、SafeWork安全技术栈同期发布。

此外,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发布十项科学智能联合创新成果,包括:全球首个基于AI的量子计算中性原子排布算法、虚拟生物学家“元生”OriGene、全球首个单细胞DNA甲基化基础模型scDNAm-GPT、丰登育种大模型及应用、AI地球科学家智能体系统EarthLink、凝聚态物质科学全栈式智能科学发现系统、面向多碎片目标的AI跟踪系统、化学反应优化多智能体ChemBOMAS、RNA病毒语言模型Viracle、三维飞行器生成智能体。

会上,IEEE AI芯片国际标准工作组成立,将围绕AI芯片,制定算力规范、异构互联、软硬件协同等国际标准。周伯文担任工作组主席。《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也在现场发布。

两场圆桌讨论主题分别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前沿交叉”“从数字智能走向物理智能”,嘉宾学者们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