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以下简称“考古书”)新书发布会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河南展区举行。
“考古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科研院所专家精心打造。丛书立足于科技考古,涵盖动物考古、人骨考古、天文考古、水下考古、城市考古等学科,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考古知识,讲述考古故事,呈现我国科技考古的独特魅力。
正如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大象出版社长董中山在发布会上的致辞所言:“该丛书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考古知识,真正实现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现代考古学自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到梁思永的“三叠层”,从李济的夏墟调查到苏秉琦的文化区系类型,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考古中国”,可以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不仅早已实现了“锄头考古学”向历史、人文、科技、信息等多种手段联合运用的综合学科的跨越,更在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方面实现了从小众学问到全民关注的热点的华丽转身。
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星灿在发布会现场回顾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尤其介绍了近年来考古学取得的卓越成就,他指出,正是考古学科的发展进步,为相关科普图书的策划与出版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
据悉,“考古书”是大象出版社“夏商考古”产品线上的又一力作,“考古书”包含《与动物为伴》《人类的过往》《沉没的历史》《星空的启示》《城墙的内外》等五册。目前,《以动物为伴》《人类的过往》已出版,其他几本也即将推出。
《以动物为伴》《人类的过往》。出版社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