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迈向全民健康、生态友好与公益普惠的未来”专题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论坛聚焦卫生健康领域非共识议题,汇聚医学、人文社科及生态等多领域专家,共商健康中国建设新范式。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以《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的医学科技创新》为题,强调科技赋能医疗体系转型的关键作用;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院长贾伟平则在《主动健康与慢病防控》报告中,以慢病防控为例,提出全民主动健康的新模式。在会议讨论中,两位专家均强调,科技创新须与生态伦理协同,构建资源节约型医疗系统。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翟海魂直击乡村医疗短板,呼吁建立梯度化医生培养机制;山西医科大学教授段志光提出“中国特色医学健康人文体系”,主张将中国传统医学中“天人合一”等理念融入现代医疗实践;大连医科大学教授赵明杰通过责任矩阵分析,揭示个人与政府在主动健康中的权责边界;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肖显静从科学革命视域出发,为中医现代化指明生态化发展路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需突破三重逻辑:以生态友好重塑医疗资源分配模式,以公益普惠优化服务体系,以科技人文双轮驱动制度创新。本次论坛通过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的深度对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健康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搭建了重要平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见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