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周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6 19:47:30
选择字号:
第二届全国交通智能建造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近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交通智能建造分会主办、中交二航局承办的中国公路学会第二届全国交通智能建造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会议现场。徐付迪摄

  ?

智能建造是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交通建设新格局,关乎“中国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来自国内智能建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高校师生齐聚一堂,围绕“智链山河基建未来”主题,共同探讨智能建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路径,展示技术攻关成果与转化应用案例。

主论坛上,中交二航局首席专家张鸿作《桥梁工程新质产品柔性制造与现场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报告,介绍了其团队基于“做工程转向做产品”的工业化建造理念,在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方法与技术体系、桥梁新质产品高效柔性制造、桥梁移动工厂法建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提升了建筑业“价值创造力”。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局长王太作《公路智慧建造和BIM技术应用探索》报告,深刻解读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核心内容、《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目标和布局、公路交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任务,系统交流了公路智慧建造的实施路径和BIM技术在公路系统规划设计及建养一体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本次大会展示了中交二航局新型钢筋部品、智慧缆索、新一代预制节段梁全流水生产线等新质产品柔性制造关键技术和异构混凝土桥塔现浇“移动工厂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桥梁从“定制化工程建造”到“工业化柔性智造”的范式转变;长大明挖隧道移动工厂法实现;全装配式高桩码头一体化智能施工装备和预制构件安装智能控制技术,构建了高铁明挖隧道、恶劣海况码头施工新模式。同时,还展示了智行国际“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建造与服务云平台”、科大讯飞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上海理工大学具身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华为AI大模型等在交通领域的场景应用。

会议还设立“工业化智能建造与智能感知技术”“智能算法赋能与装备集群协同”“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智能管控”三个平行论坛以交流智能建造前沿理论和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还举办了首届交通智能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大赛,组织完成34个决赛作品的路演答辩和专家评审,有力推动了行业前沿技术成果的工程化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