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晓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4 16:02:09
选择字号: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7月14-23日,2025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层政治论坛(HLPF)在美国纽约召开。论坛主题是“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一个也不能掉队)推进可持续、包容、基于科学和证据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在题为《五年时间进行修正:科学与工程助力世界重回正轨》的立场文件中,展示了此前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的17个案例,主要反映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实际应用。由厦门大学讲席教授吕永龙提交的案例“可再生能源助力生态恢复:中国青海高海拔地区太阳能的多重益处”入选。

该案例针对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展示了科技创新(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系统)如何推进生态恢复和包容性治理,进而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该案例以建设在海拔3000米、荒漠化土地上的海南州塔拉滩光伏园区为研究对象。该园区占地42000公顷,每年发电量超过210亿千瓦时,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电量足以抵消70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研究发现,太阳能基础设施可以减少风蚀、降低蒸发量并增加夜间土壤湿度,通过改变当地的微气候促进了生态恢复。遥感、环境建模和实地试验指导了植被恢复工作,使得超过14900公顷的退化土地得以恢复,植被覆盖率在短短五年内达到了80%。

除了生态影响外,该项目还推动了包容性的农村发展。例如,“太阳能+草牧”模式将太阳能能源生产与有组织的牲畜放牧相结合,形成了基础设施与农业之间的协调关系。每年节省饲料成本约720万元;提供了1726个永久性工作岗位,其中近三分之一由当地居民担任;周边社区居民的家庭收入提高了20%至30%;支持成立了18个负责土地管理和经济利益共享的村合作社。

总之,该案例有助于实现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SDG1(消除贫困)、SDG7(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8(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13(气候行动)以及SDG15(陆地生物)等。

研究团队认为,将可再生能源、生态修复和地方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能够推动脆弱环境的可持续转型。塔拉滩光伏园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项目,更是一项在景观层面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它将气候、生物多样性与民生紧密相连。从基础设施选址到优化放牧以及确保生态效益,每一步都以科学证据为基础。该项目为全球干旱和高海拔地区(包括中亚和安第斯地区)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模式。其成功表明,多方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政策支持以及科学协调对于推广复杂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据悉,该论坛立场文件旨在为2025年联合国高层政治论坛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工作提供详实证据及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见解。其中,纳入文件的17个案例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与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共同领导的联合国科学与技术界主要工作组(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mmunity Major Group,STC MG)于2025年初在全球范围征集,经严格筛选后于6月30日提交论坛。

  ?

塔拉滩光伏园区建设前。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供图

  ?

塔拉滩光伏园区建设后。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供图

  ?

“太阳能+草牧”模式。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管委会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学者研究入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案例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