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3 18:43:18
选择字号:
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是如何诞生的?

 

7月23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学首席专家徐东群介绍了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推出的背景及作用。

当前气候变化加剧,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我国处于气候变化敏感区,升温明显,高温热浪频发,严重影响群众健康。将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效结合,推动高温预警信息从单纯的气象预报向健康风险预测信息转化,是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健康风险不断增加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7月2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共分为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5个风险等级。其中,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面向公众发布。高温预警是单纯的气象预警,而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反映了温度升高可能导致的疾病风险,彰显了气象+健康的深度融合。

徐东群表示,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基于多年的创新技术探索,自主研发了高温健康风险分级预警模型,将高温健康影响作为预警核心指标,实现了以人群健康风险为导向的、多气候带因地制宜的高温健康风险实时动态评估与精准分级预警,为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健康风险防护指引。

在前期研究技术基础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与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携手启动高温健康风险预警联合研发工作。双方实现优势学科与强势技术资源的深度融合,将气象部门高精度的气温预报能力,与疾控部门的高温健康风险评估算法及预警模型有机集成,成功转化形成我国首个精度达到街区(5km×5km)级别的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服务产品。

徐东群指出,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建立了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健康服务新手段。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可以提前预判和发布健康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等级、不同人群特征,提供健康防护提示,可以有效帮助公众做好应对高温天气的准备,提升公众适应极端天气的能力;二是将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机结合,为公众提供精细化、多样化健康气象风险预警等高质量健康气象服务,助力构筑全民健康防线;三是助力营造了全社会健康适应氛围,推动了社会各界对高温健康影响及适应防护的认知提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人工智能在黄石公园下发现8.6万次地震 研究发现调控甜瓜成熟的两个关键转录因子
月壤取水 可产燃料 《科学》(20250717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