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脆”近年来在国内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瓜果作物。但是,目前关于其果皮颜色调控基因的研究尚不清晰。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甜瓜课题组副研究员马建等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IA) 正式发表。 研究鉴定到一个CmAPRR2基因的新等位基因,由于该基因突变导致甜瓜由深绿色果皮变为白色果皮。
不同果皮颜色的甜瓜杂交后代,其果皮呈现多种颜色。JIA供图
?
甜瓜果皮颜色是影响消费者喜好的重要外观品质性状,果皮颜色基因的鉴定对阐明其调控机制和培育果皮颜色多样的甜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羊角脆”(Yangjiaocui)是一种独特的薄皮甜瓜类型,因其形状像羊角而得名,其果皮灰绿、绿肉、橙腔,质地酥脆且香气浓郁,很受消费者欢迎。
该研究以灰绿色果皮自交系B8(Yangjiaocui)为供体、白色果皮自交系B15(Yiwohou)为受体构建了一份成熟后为深绿色果皮的近等基因系NIL-G。利用NIL-G与B15杂交构建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表明,NIL-G的深绿色果皮性状受单显性基因控制。研究推测CmAPRR2可能是控制甜瓜深绿色果皮颜色的关键基因。
随后,将目标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一个区间,该区间包含已知功能的CmAPRR2基因。基因表达分析发现,CmAPRR2基因在NIL-G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15。因此,推测CmAPRR2可能是控制甜瓜深绿色果皮颜色的关键基因。
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甜瓜果皮颜色基因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未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甜瓜果皮颜色提供了分子标记。
马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生李丛丛及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慧君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改革与发展项目、瓜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青年基金项目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ia.2024.11.00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