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9 16:48:14
选择字号:
传统草药异叶茴芹关键成分腺苷可对抗银环蛇毒

 

银环蛇是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常见的剧毒蛇类之一,其毒液中的神经毒素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呼吸麻痹,致死率高达26.9%至33.3%。目前临床上主要依赖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但该疗法存在价格昂贵、需冷链保存和静脉输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局限性。此外,许多被蛇咬伤的患者因地处偏远而难以及时获得医疗救治,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图为银环蛇。受访者 供图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副研究员黄兢团队与湘雅医院神经外科副研究员刘方琨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从传统草药异叶茴芹中提取的化合物“腺苷”,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对银环蛇毒中毒的显著保护作用。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


为寻找被蛇咬伤急救新选择,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传统草药。异叶茴芹在亚洲广泛分布,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蛇倒退”,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化瘀、解毒、消肿和蛇毒中毒。初步实验表明,该草药的水提取物对银环蛇、金环蛇、眼镜蛇等多种蛇毒具有一定保护效果。


团队通过进一步成分分析,鉴定出异叶茴芹的十种主要化合物,其中腺苷在对抗银环蛇毒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小鼠模型实验中,注射银环蛇毒后立即腹腔给予腺苷(剂量为25 mg/kg),可实现100%的存活率(对照组小鼠全部在5小时内死亡),且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相比之下,静脉或皮下给药方式效果不佳。机制研究表明,腺苷能有效减轻银环蛇毒对神经肌肉传导的阻断作用,保护乙酰胆碱受体功能,从而维持呼吸肌的正常活动。

腺苷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已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等适应症的药物,安全性较为明确。据介绍,尽管在动物实验中腹腔注射腺苷显示出良好疗效,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在野外急救场景下,仍需探索更为便捷的给药方式。团队将在大型动物模型中进一步验证腺苷的解毒效果,并探索更适用于临床急救的给药方案,为银环蛇咬伤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潜在药物选择。

中南大学急诊疑难病研究所所长、湘雅二医院院急诊教研室主任张东山认为,从被蛇咬伤到使用血清治疗,中间存在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治疗空窗期,许多患者正是在这个窗口期因呼吸衰竭死亡。此次成果有望填补这一急救空窗期,如能制成便携急救制剂,被咬者或旁观者可现场立即使用,为患者治疗赢得黄金时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5.06.01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引入微穹顶,他们让“凝固的烟”弹起来 一个恒星系统诞生过程首次被“拍”到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