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锄禾兴农”实践团队进驻江苏省张家港市,推进一场针对水田耕种需求的精准助农行动。师生们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学,为农户定制操作指南,帮助他们突破耕种瓶颈。
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针对当地泥泞作业受阻、灌溉失衡、秸秆还田低效等痛点,实践团成员将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专业优势转化为创新方案,改良小型插秧机转向系统、开发一体化除草种植施肥智能模块,最终研制出“九合一”复式播种机。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宏介绍,“九合一”复式播种机以集成化设计破解传统耕作瓶颈,将播种、施肥、除草等九道分散工序整合统一。该技术还结合北斗导航与排肥、排种智能联控,实现播种数字化精准化,为后续田管提供支撑,大幅节省农药化肥并提高壮苗率。更关键的是,“九合一”复式播种机能一次性完成播种耕作,大幅缩短周期,为抢收抢种提供有力保障。
为让农业新技术真正扎根田间,实践团还精心打造“理论+实操”培训课堂。队员们用“土话”拆解农机原理,通过动画视频演示核心部件运行机制,把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讲解。在实操环节中,师生们分组结对,逐步示范教学,直到村户熟练掌握。
这份“量身定制”的技术礼包,得到不少农户的认可,让科技成果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张瑞宏表示:“用数字化手段武装整个种植过程,不仅加速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更引领着中国农业向数字化、精准化、无污染化的现代化方向迈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自1998年起,这支由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机专业师生组成的团队,在张瑞宏的带领下,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通过一代代师生接力传承,用技术革新助力农机升级,让智慧农机成为乡村振兴的“田埂利器”。
实践团成员对农机进行测量和改进。扬州大学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