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予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6 15:25:27
选择字号:
野火与干旱后美洲豹数量上升,潘塔纳尔湿地成为气候避难所

 

7月15日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2020年一场大规模野火与极端干旱过后,越来越多的美洲豹迁移至巴西潘塔纳尔湿地北部的一处研究区域。该地区此前已拥有全球最高密度的美洲豹种群,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发挥了“气候避难所”的作用。

“火灾与极端干旱之后,我们观察到更多的美洲豹和其他哺乳动物在此研究区出现,这表明该区域的存在可能缓冲了极端气候事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俄勒冈州立大学博士后Charlotte Eriksson表示。

研究区域位于潘塔纳尔北部,占地约3.67万英亩,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湿地,也是一处季节性洪水保护区。由于地理偏远,无法通过陆路抵达,仅能乘船进入。Charlotte Eriksson自2017年起参与该项目,曾于2018年和2021年前往现场。她表示,在该区域拍摄到美洲豹的频率“堪比在北美用摄像机记录到鹿的频率”,其中一台摄像机在安装仅7分钟后便拍到了美洲豹的身影。

自2014年起,研究团队利用部署在野外的红外摄像机记录美洲豹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活动,还采集了约175份粪便样本分析其食性。他们发现,这里的美洲豹主要捕食鱼类和凯门鳄等水生动物,同时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容忍度,愿意与外来的美洲豹共享栖息空间。

2020年的野火由干旱、高温与人类活动共同触发,烧毁超过1100万英亩土地,研究区一半受灾,估计导致约1700万只脊椎动物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火灾发生初期美洲豹活动略有下降,但随后其数量及幼崽数量明显上升,说明原有个体在火灾中存活并维持领地分布,且有大量外来个体迁入,支持了该区域作为避难所的假说。

研究还发现,哺乳动物的物种多样性自2018年干旱期已开始上升,火灾未造成被烧与未烧区域间的显著差异,表明长期干旱的影响可能甚于火灾。

在其他哺乳动物数量增加的背景下,美洲豹依然保持以水生猎物为主的捕食策略,这可能缓解了其他陆生哺乳动物的捕食压力。

研究团队强调,这项发现依赖于潘塔纳尔湿地的生态独特性,难以直接推广至其他地区。但该研究凸显了研究生态避难所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主动火灾管理的必要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大豆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发布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