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肠道中的一种强效细菌可以增强某些抗癌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作用。研究人员正计划进行一项临床试验,以测试它能否在人类身上起同样的作用。这种微生物能刺激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状细胞,进而继续放大抗癌药物的作用并激活人体对肿瘤的防御能力。
研究人员一直在挖掘粪便细菌,以寻找可能有助于促进癌症治疗的方法。图片来源:Steve Gschmeissner/Science Photo Library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家Marlies Meisel表示,这项研究是近期一系列逐步深入的研究成果之一,这些研究正在揭示人体内微生物与癌症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细菌资源库,研究人员挖掘到了一座‘金矿’。”
此前,这种名为Hominenteromicrobium mulieris的普通细菌鲜为人知。该细菌3年前才被发现,它安静地生活在人类肠道中低氧、营养丰富的环境中。日本东京国立癌症中心的免疫学家Hiroyoshi Nishikawa和同事在分析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50名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时,发现了一种该细菌的新菌株。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有时能产生惊人效果,增强免疫系统,使晚期癌症长期缓解。但它们仅在部分患者身上起效,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扩大药物适用范围的方法。
为探究为何部分人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反应而其他人没有,Nishikawa团队将收集到的癌症患者粪便样本移植到肿瘤小鼠体内。结果显示,接受对检查点抑制剂反应良好患者样本移植的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接受对药物无反应患者样本移植的小鼠。
Nishikawa坦言,他当初“天真地”决定找出粪便移植样本中造成差异的关键微生物。最终,研究团队花了约一年半时间才确定最具影响力的细菌—— 一种“H. mulieris”菌株。“没想到这项工作会如此艰巨。”
掌握这一信息后,团队弄清了“H. mulieris”增强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机制。在小鼠体内,该细菌能刺激树突状细胞,这些细胞可通过血液抵达肿瘤部位。在肿瘤处,树突状细胞会激活另一类免疫细胞——T细胞,后者能识别并摧毁癌细胞。这增强了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因为该类药物正是通过释放这些靶向肿瘤的T细胞来起作用的。
Nishikawa和同事现在正与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计划在未来3年内开展一项试验,以测试“H. mulieris”能否改善人们对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此前研究已发现其他微生物可以增强对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Nishikawa团队也对这些菌株进行了测试,发现它们的效果均不如“H. mulieris”。
Meisel认为,肠道中可能还隐藏着其他通过不同机制刺激免疫系统的细菌。“它们可能产生协同作用。”她说,“届时可将它们制成混合在一起,发挥多种抗肿瘤功能。”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249-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