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发布 |
|
7月1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研发的《2025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以下简称《指数》)在上海发布。这是继2020年以来第六次发布的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旨在为候鸟式养老提供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栖息地选择参考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罗守贵表示,目前全国已有3.1亿老人,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一半,2025年底将接近1.7亿,再加上50~55岁间退休的人群,总人口大约有3.5亿。这部分人口是候鸟式养老的主力人群,未来对旅游业将构成很大的边际贡献,成为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守贵介绍,《指数》中采用气温、医疗条件、交通便捷度、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生活成本等17项指标对76个候选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加权计算出了每个城市的夏季养老适宜度指数。
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六盘水市再次蝉联冠军,第二和第三名分别被同为西南地区的城市昆明和贵阳夺得。第四到十名分别是:大连、青岛、遵义、普洱、哈尔滨、烟台、呼伦贝尔。前十名中有五个来自云贵高原,显示出该区域适宜的海拔高度在夏季气温方面的独特优势,恰到好处的气温和气压,成就了当地优良的夏季候鸟式养老自然条件。
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取胜于其较高的纬度,大连、哈尔滨、呼伦贝尔等城市位居前列;山东半岛的青岛和烟台是传统的避暑城市和旅游胜地,交通和医疗条件具有突出的优势;其它排名靠前的城市各具特色,但夏季普遍比较凉爽,为不同偏好的老人提供了多样性选择的可能。
据了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分冬季和夏季)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养老行业研究团队研发并连续发布的公益性指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