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袁浩燃,曹子衿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3 22:11:21
选择字号:
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召开

 

7月12日至13日,2025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长沙举办。大会围绕“征集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成果—落地转化”主线,采用新型圆桌会议模式,为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提供深度探索、多维碰撞、多元求解的共创平台。

大会现场。王昊昊 摄

  ?

根据会前征集到的200个前沿科学问题,大会现场设置25个专题进行研讨,包括创新材料、宇宙实验室、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方向,百余名特邀嘉宾针对问题发表观点,并和参会人员展开互动交流和前瞻思辨。

圆桌论坛环节,大会创新办会模式,由现场观众提问,与会嘉宾现场作答。

圆桌论坛。王昊昊 摄

  ?

首场圆桌论坛主题为“创新材料&宇宙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在回答观众关于地球生命研究方法与地外生命探索相关问题时表示,地球上研究生命形成、生态系统、生物间关系等思维,对外星生命研究同样有用;新材料发展带来新的启发,如感知生命活动信号、通信、疾病药物干预及生理变化监测等;他还指出地球生命适应新宇宙环境是巨大挑战。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生态农业&类脑智能”,论坛开始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作题为“全球生态农业转型探讨基于功能产品、智慧管理与市场整合”的主旨报告。

在回答观众关于海洋牧场与生态农业相关问题时,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表示,海洋牧场属于海洋里的农业,海上环境复杂多变且不可见,智能技术在此大有用武之地。发展海洋牧场应秉持生态管理理念,要兼顾环境修复与应对气候变化;利用AI技术进行监测、建立数字孪生模型,与陆地系统形成大循环,如用海岛养殖产品喂牛,减少甲烷排放等,降污减碳,协同发展。

有观众提问,类脑智能能否辅助基因编辑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此,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表示,生态农业的目标是保障农作物高产优质,减少污染与化肥农药使用。人工智能可助力基因编辑技术做生物育种,让作物对干旱、盐碱、病虫害等逆境有更高抗性,其能通过找出最优基因编辑靶点及组合,使基因编辑技术更高效专一,还能精准调控基因。

观众提问环节。主办方 供图

  ?

大会现场发布“人类面临的前100大挑战”全球问题征集邀请,联合所有学科领域的科学家从多学科视角洞察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举办了第二届作者节颁奖典礼、科技成果转化和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论坛等活动。

大会由The Innovation主办,岳麓山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协办,得到芙蓉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湖南文理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气候变化使欧洲热浪更“致命”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