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会上,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围绕技术研发、太空算网建设等课题,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双方签署合作协议现场。中科星图供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已将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卫星互联网和天地一体化信息网建设,纳入数字中国等多项国家战略之中。空天领域迎来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窗口期。
卫星作为承载遥感观测、卫星互联网、灾害预警等关键任务的核心载体,也面临着从“数据采集”转向“边缘智能”,再到“天地一体化”智能算力运营的跃迁任务,催生了“太空计算”这一新兴场景。
此次协议签订后,中科曙光、中科星图双方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研发面向太空计算场景的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专用核心部件,并推动“芯片-整机-算网-数据-应用-生态”的全链路技术创新。
双方还将合作建设开放普惠的太空算网。该算网将构建覆盖“用户(端)-星上(边缘)-天基(云)-地基(云)”的“天地一体化”协同智能计算架构,以实现算力资源的互联调度与数据实时处理,并接入国家级算力服务平台。
为推动产业各方积极参与“太空算网”建设,双方将推动太空芯片接口规范、空天数据处理模型等核心技术与应用标准制定。并联合众多空天、算力产业链上软件开发商、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基于太空计算的技术、产品与应用,加速空天创新成果转化,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繁荣。
双方还将积极推动“在轨智能处理+地面深度应用”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推动太空计算服务向深度与广度延展。这些应用不仅涵盖应急救援、气象、海洋、农业等传统场景,更面向低空空域管理、电磁感知等新兴前沿领域。同时,还将通过太空计算服务广泛赋能通信、环境监测、智能交通与导航、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等多个行业应用,释放“空天×算力”融合创新动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