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掌握从骨头中提取脂肪的技术。 图片来源:S. Plailly/E. Daynes/Science Photo Library
考古学家发现了12.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从骨头中提炼脂肪的证据。现代人类使用这一工艺已有2.8万年的历史,而一项对“脂肪工厂”的最新发现表明,尼安德特人早已开始这样操作了。该研究在7月2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脂肪是狩猎采集者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动物偏瘦的冬季,只吃瘦肉而不摄取其他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蛋白质中毒,仅靠猎取获得的肉类不足以使狩猎采集者维生。而骨髓中的脂肪作为一种高热量的营养源,是对高蛋白饮食的重要补充。
研究团队分析了德国诺伊马克诺德遗址的材料,从该遗址中一个年代测定约为12.5万年前的地层中,发掘出了数千块骨头碎片及其他人工制品与残骸。这些骨头至少取自172头大型动物,均严重碎裂,并带有切割痕迹。这表明,这是一场有目的地将动物运送至此的大规模活动。在遗址各处有许多骨头散落,但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处密集的骨堆,这些骨头富含骨髓。研究人员将此处描述为一个“脂肪工厂”。
在提炼脂肪的过程中,尼安德特人用石锤把骨头敲碎成小段,而后将其煮沸,析出脂肪;脂肪析出后浮到水面,在冷却后即可被提取。研究人员推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使用了树皮和动物组织制作的容器,只是由于这类材料容易腐烂,在考古过程中难以发现这些器物。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找到煮沸骨头的直接证据。但在骨堆附近,他们发现了用火的迹象,包括木炭、骨头、燧石及其他被烘烤过的石头。
文章通讯作者、德国蒙雷波斯考古研究中心的动物考古学Lutz Kindler表示,研究人员此前曾推测尼安德特人可能提炼过脂肪,“但缺少证据”。法国法兰西公学院古人类学家Jean-Jacques Hublin则指出,与此前有关古代油脂提炼的考古证据相比,这项研究“剖析了这一过程”,并“描绘了一幅更复杂的尼安德特人行为图景”。
Kindler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古今狩猎采集者在社会组织形态与技术上可能不同,但要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并繁盛,这是绝对有可比性的。”
研究团队还发现了榛子和橡子等植物遗存的证据。骨头比植物更容易被保存下来,而在尼安德特人的饮食中还可能包含着重要的植物成分。Kindler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促进更多有关尼安德特人加工和消耗食品的研究,他指出,这些领域至今仍“研究不足”。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2104-w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