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发现,在2008-2017年全球出生的人口中,预计有1580万人可能在一生中某个时候患上胃癌,其中76%的病例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这是一种胃部常见细菌。作者呼吁加大胃癌预防的投入,尤其是通过人群范围的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和治疗计划,降低全球胃癌负担。相关研究7月7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慢性感染所致,这一病因是可以通过有效治疗来预防的。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上升,加之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可能会逆转近期降低该疾病致死率和发病率的努力。然而,需要对未来胃癌病例负担进行预测,以确定缓解策略。
法国里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Jin Young Park 和同事调查了2022年185个国家胃癌发病率数据,并结合了联合国人口数据中的队列特异性死亡数据预测。他们预测,若不采取干预措施,全球出生于2008-2017年间的人口中将有1560万人在一生中被诊断出胃癌,其中1190万人(76%)可归因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他们预测有1060万例新增胃癌将发生在亚洲。相比之下,尽管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胃癌负担相对较低,但预测未来负担将至少是2022年估计值的6倍。然而在模拟分析人群水平的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和治疗策略的影响时,Park和同事发现,预测胃癌病例数量可减少多达75%。
研究者指出,这些估计受到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的限制,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区域,癌症登记不完善或缺失。尽管如此,他们呼吁加强全球努力预防和监测胃癌,以遏制这一疾病蔓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793-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